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427 (第2/2页)
国人去宋国之后的行程,虽然问了未必得到实话,但是不问,心里慌。 “尽地主之谊,好好招待他们,吃点好的,穿点好的,高高兴兴来,快快乐走。放心,既与辽协约,我们是不会再与金国联合的。” 我们的要求你们都满足了,我们还搭理金国干嘛,你说是不是? 耶律大石点头,“我相信你。有你的保证,我们就都放心了。同样的,你也请信过我们,从即日起,我们的人会陆续撤离的。” 高铭笑意淡淡,“虽然幽州城回归了大宋,但如果你愿意过来玩,随时欢迎。” 耶律大石明白高铭就是这么一说,再来的话,可就得过宋国的关卡了,他可不愿意,“会的。不过,城内情况复杂,你们怎么处理之后的事,辽国可就保证不了了。” 打天下容易,坐天下难,拿回来是第一步,下面的确还有挑战。 “我们能拿回来,就能治理好。叫当地百姓继续安居乐业。” “是啊,安居乐业。”耶律大石很有感触,不管在谁手中,百姓想要的就是安居乐业。 时候不早,两人又交谈了一会,便起程返回使馆。此时,使馆内的人才陆续都起来,见高铭走进来,也没问他去哪里了,又将他拉到筵席上,喝了个一醉方休。 怀着喜悦的心情,众人踏上了返程之路,有人还没习惯,开口道:“回大宋喽。” 另一人纠正他,“是回东京,咱们脚下的土地已经是宋国了。” 众人闻言,欢喜地大笑,这是天下最幸福的纠正。 高铭自然也高兴,路上不时哼着小调儿,喜气洋洋地回了东京。 还没到东京城门,就由士兵来报说,“官家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殿下和众位大人。” 赵佶亲自出城接风,众人听了,都赶紧理了理衣冠,甚至照镜子修饰仪容的,在这样关键的历史时刻,得拿出最好的状态来。 远远就见城门挂彩,鼓乐喧天,不光是皇家仪仗,还有自发围观庆贺的百姓。 高铭见这乌泱泱的窜动人头,真的很想摆个姿势跟他们招招手,什么叫做荣归故里,衣锦还乡?这就是了。 赵佶带领着自己的全部班底出城迎接,估计祭天也就这规格了。 赵楷先下马,其他人也都跟随着从马上下来,徒步往城门前走。 每走一步都承接着周围的欢呼和赞美声,真正意义上的万众瞩目。 赵佶展臂迎上来,眼中含着泪光,“大宋几代君王所想,今日终得实现。” 从太宗开始,一直到他父皇神宗,每一代君主都想收回幽云十六州,在他这里终于实现了。 虽然云州还在辽国手里,但有了东边的城池,北边的藩篱可就牢固太多了。 自打与辽国签订盟约的消息传回来,朝廷中的人无不欢欣鼓舞,君臣恨不得抱头痛哭一场。 而且,此次是皇子赵楷领队,有了这样的功绩,他扶他上太子之位,谁还敢说个不字? 赵桓站在父亲和弟弟身边,感受的不是快乐,而是绝望。 再多的阴谋诡计,在真正的丰功伟绩前,皆轻如鸿毛。 他还能在太子之位上待多久呢? 蔡京和童贯在此时此刻,也抛弃了对高铭的成见,沉浸在国家收复幽州的喜悦中。 蔡京脸上的皱纹一笑更多了,童贯的胡子一笑更飘逸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